1958年股票配资平台有,保定军分区司令员李德才正急匆匆地前往北京中南海,打算见毛主席。时隔已久,他对毛主席充满了思念,早已迫不及待想要与他见面。在北京军区的招待所稍作休息后,李德才便迅速赶往中南海的接待室。然而,他还未见到毛主席,接待室内便传来了激烈的争吵声:“什么?见毛主席还要提前联系?什么时候有的这种规定?我怎么没听说过?”接待室的工作人员态度异常强硬:“规定就是这样,没得商量。”
尽管李德才一再坚持自己与毛主席有着深厚的革命情谊,但工作人员依旧不肯通融。见自己多次请求无果,李德才火冒三丈,愤怒地说道:“你打电话给主席,告诉他土佬来了,问问他愿不愿意见我!”那么,这位被称作“土佬”的司令员到底是谁?他与毛主席之间的故事又是怎样的呢?
李德才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文化水平较低,在我党革命斗争的初期,许多战士和将领也都缺乏系统的文化教育。为了能够更好地参与革命,许多指挥员都选择去党校学习。一部分人通过努力很快掌握了知识,成为“半个”知识分子,而另一些人虽然打起仗来非常出色,但面对知识文化的学习却举步维艰,甚至连笔杆子都拿不稳。李德才便是其中之一。
展开剩余79%1944年,毛主席在一次会议上强调了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鼓励大家做一个有文化的革命战士。就在此时,毛主席不禁插话说道:“你看这个李德才,虽然穿得洋气、整个人看起来很时髦,但实际上他还是个‘土佬’。”毛主席这一番话引得在场的同志们笑声四起,而李德才则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也跟着大家一起笑了。虽然他是一个非常勇猛的战士,但文化程度和大多数战士一样,水平不高。
有一次,在一场关键战斗胜利后,李德才和战友们一同打扫战场,将所有有价值的物品带走。当时部队物资短缺,连长给大家分发战利品时,李德才看到自己领到了一条军裤。这条裤子前面有个开叉,他以为这是特别设计,便毫不犹豫地穿上了。由于这条裤子看起来怪异,李德才穿反了,于是引起了战友们的哄笑。大家戏称他为“土佬”,这个绰号也就由此流传开来。
随着李德才在延安与中央领导层的接触增多,大家都知道了他那个有趣的绰号和背后的故事。新中国成立后,李德才被任命为保定军分区司令员。尽管保定与北京相距不远,但由于工作原因,李德才并不能常常前往中南海见毛主席。1958年,李德才决定在保定军分区内建一座篮球场,提供一个锻炼身体的好地方。然而,建造篮球场需要大量水泥,当时正值国家建设时期,水泥资源非常紧张,地方政府不能擅自批准。于是,李德才决定亲自去北京找毛主席寻求帮助。
由于长期不在北京,李德才并不清楚见毛主席需要提前与中央办事厅联系。因此,当他来到中南海时,便发生了开头那一幕。李德才再三强调自己与毛主席的关系,希望工作人员通报一下,但年轻的接待员坚持执行规定,拒绝了他的请求。愤怒的李德才准备强行进入,结果接待员直接按下了报警器,这才让他冷静下来。
李德才心情郁闷地离开了中南海,准备返回招待所。然而,就在他走出不远的地方,他在人群中意外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一个年轻的小孩,那孩子也认出了李德才。原来,这个孩子是中央某位领导的子女,在延安时期与李德才有过深厚的交情。李德才明白,这个小孩一定能够找到办法见到毛主席,于是他迅速写了一张纸条,托孩子转交给毛主席,并在纸条末尾写上了自己的绰号“土佬”。孩子答应一定帮忙,将纸条带走了。
第二天,李德才正在招待所与几位战友闲聊,忽然有人敲门,进来的人告诉他:“李司令,中央首长请您去一趟。”李德才听后心中一喜,马上跟着他们上了车,再次前往中南海。很快,他便来到了毛主席的房门前。见到毛主席时,李德才原本那种豪爽的大大咧咧的样子顿时收敛,变得格外谦和、谨慎。毛主席微笑着说道:“坐吧。”接着,他打量着李德才,开玩笑道:“这次来,可没把裤子穿反吧?”李德才听后,不禁哈哈大笑。
毛主席很清楚,李德才这次来找自己,既是因为思念,也一定有事求助。于是,毛主席直截了当地问道:“是不是有事需要我帮忙?”李德才没有拐弯抹角,直接说道:“主席,我想建一个篮球场,给战士们和干部们提供锻炼的地方,可是我们缺乏水泥。”
毛主席听后,立即拨通了周总理的电话,询问是否能为李德才提供一些水泥。电话那头,周总理略作思考后同意了下来。李德才与毛主席聊了很久,彼此都不愿意告别。毛主席显然也非常想念李德才,临别时,还赠送给李德才一支钢笔和一条皮带,作为纪念。
不久后,李德才如愿以偿地得到了水泥,并带领战士们在保定军分区建起了篮球场。此外,他还将剩余的水泥捐赠给了当地学校,用于修建教学楼,帮助孩子们改善学习条件。
这段“土佬”李德才与毛主席之间的故事股票配资平台有,不仅彰显了他们之间深厚的革命友谊,也反映出新中国建设时期领导人与基层将领之间的紧密联系与互相扶持。
发布于:天津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证券配资利率_证券配资工具_证券交易系统观点